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與裝置,橫跨成都復星藝術中心一至三層,以及樓梯間為場域的互動現場,展現藝術家近年的重要嘗試與階段性轉向。
展覽名“好好畫”源自王加加嘗試探索多種媒介和實驗性手法之初父親的一句“你為什么不能好好畫?”被王加加反轉為展名。藝術家以“家訓”為引,折返于個人記憶與當下實踐之間,既回望過往,也試圖在新的語境中打開圖像的可能性。
王加加把3D打印、金屬、石材、樹脂與現成物拼接進繪畫的語域,雕塑作品在體量與質地上回應畫面的線性張力,而不同媒介的碰撞讓作品在視覺之外獲得觸感與聲音的可能性。這樣的跨媒介實踐使得“好好畫”也成為一次關于材料、工藝與日常行為的現場論述。
“樓梯間項目”的安排頗為特別:王加加將樓梯間布置為一間小型麻將館,把藝術從白盒子引回城市的日常生活,將成都的城市性格提煉為一場關于互動與參與的現場實踐——聽見洗牌聲與碰牌聲,藝術與公共變得貼身而真實。
正如展覽在空間中安排的多重“折返”,觀眾在穿行之間會反復被一個樸素的命題所追問:在今天,怎樣才算“好好畫”?答案或許并不在畫布之內,而在我們如何被圖像陪伴,如何在圖像里再次與自我和他人相遇。
無論你因“線”的呼吸而駐足,被麻將桌的碰撞聲吸引,還是在“眼睛”的凝視與“根”的生長間尋找答案,這場展覽都以多重入口為你開啟一次兼具情緒與思想的旅程。
關于藝術家
王加加,1985年出生于北京,3歲隨父母移居倫敦,2008年畢業于英國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獲得學士學位,現生活和工作于北京。
王加加的實踐植根于兒時的傳統國畫訓練,在動漫、游戲、音樂、網絡現象等流行文化的廣泛影響下,他以家族記憶為對照,持續推進個體的實驗性探索。從早期作品中的文字拼貼,到隱藏于筆觸中的書寫;從現成品圖像的有意選擇,到畫面中破壞性的注意力對抗;從童年臥游式的觀看體驗,到非寫生式的風景描繪……藝術家所處理的是那些最基本的、最普遍的經驗:脈絡與鏈接、家與自我,以及關于成長的文化記憶。他綜合數碼圖像拼貼、行動繪畫筆觸與絲網印刷等技術,以繪畫過程與結果博弈形成作品面貌的方法,展現了當代元素與經典制式矛盾之下多元文化龐雜交融的精神圖譜。
關于策展人
孫文杰是一位策展人。她擁有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士學位和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策展藝術碩士學位。孫文杰是2023年度 IVLP(國際訪問者領導計劃)的參與者。她曾任職紅磚美術館,在擔任展覽部部長期間,她負責涉及展覽、出版物及收藏的項目。
孫文杰是2020年第二屆曼谷藝術雙年展“逃生路線”的策展人之一。她曾為藝術獎項、基金會、美術館、畫廊、藝博會等機構策劃展覽項目。在推動紅磚美術館的學術出版之余,她參與了《1945 年以來的當代藝術指南》(2021)的翻譯出版,并為克里斯蒂安·揚科夫斯基(Christian Jankowski)等藝術家的畫冊和其他藝術刊物撰稿。
關于舍得·成都復星藝術中心
舍得·成都復星藝術中心地處高新區復星國際金融中心區域內,是一棟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的獨立建筑,由日本建筑師藤井洋子和青山周平聯合創辦的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擔綱設計,建筑的亮點是將歷史悠久的蜀都底蘊與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織匯,設計師希望通過建筑、室內、藝術等設計元素,尋求一個城市環境的共鳴點并詮釋于這座藝術中心里。
成都復星藝術中心為公眾呈現國內外優秀藝術家的展覽與公共項目,結合成都獨特的地域性、文化歷史底蘊和時代發展脈絡,以高品質、先鋒藝術內容打造西南地區新文化藝術地標。
除精選高品質藝術展覽,引領觀眾接觸全球先鋒思想和藝術實踐之外,成都復星藝術中心還會舉辦各類公共教育活動,通過講座、論壇、電影放映、工作坊等形式推出覆蓋不同年齡層、多元化的公共項目,將復星藝術中心豐富的文化藝術內容轉化為優秀的社會美育資源,為公眾提供與藝術親密接觸的機會。
“作為一座休閑之城,成都一直在不斷融合煥新。成都復星藝術中心將是一個能向成都、向世界展現傳統與現代兼容并蓄、具有廣泛包容性和延展性的文化中心。”復星藝術中心及復星基金會主席王津元女士說道,“它不僅僅是中國西部中心的文化亮點,更致力于為全社會提供優質的藝術文化資源。它將不僅是一個藝術場館,更將成為一個時尚地標,一個創意與靈感迸發的源泉。”